2023年9月26日下午,应澳门银河
邀请,延边大学荣聘教授、清华大学资深教授、博士生导师陈永国教授作了题为“西方阅读史中的人文学阅读”的讲座。讲座由我院教授朴玉明主持,澳门银河
教师及本硕博研究生共计50余人聆听了讲座。
陈永国教授首先以“德•赛都”的《日常生活实践》为切入点,介绍了“文本世界”和“读者世界”的相遇,及两者相遇瞬间所碰撞的火花。随后,陈永国教授介绍了阅读的总体历史:从柏拉图时期提倡的以哼唱阅读为主要形式的“文盲阅读”,到公元前五世纪末的“默读”,再到公元二世纪因公众阅读需求日益膨胀而出现的“抄本”、“集中精力的冥想式阅读”和“图书审查制度”;十四世纪初,阅读行为转变成了“评论式的、碎片化的阅读”,真正的“人文学阅读”则始于文艺复兴时期,彼时的阅读意味着对文本的消化和重构,倡导以“笔记”和“背诵”为主要阅读方法和学校教育的核心。陈永国教授指出,人文阅读主要表现为两个维度,一是个人维度,即个人把阅读视为一种互动;二是集体维度,即把阅读视为一种对话,每一部特定作品都将对特定读者发出文本信号,以一种集体的“期待视野”控制读者接受度。
陈永国教授用“阅读的意义”总结了讲座:“在数字化信息时代,图书被边缘化。但是,无论社会如何变迁、无论文化如何革命、无论科技如何发展,阅读始终存在、不可能消逝。因为阅读是人类认识世界、认识自己、认识过去和未来的恒定途径。我们在阅读文学、阅读艺术中成为人,我们在永恒的时间中创造永恒”。
讲座最后,朴玉明教授对本场讲座的内容进行了总结,向陈永国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,并希望本次讲座可以激发外国语教师和学术的阅读热情,掀起一场人文阅读的高潮!


